青年谈 | 司法为民要在“小案件”中见真章

字号:        

时间:2025-04-10     浏览量:28

开栏语:青年干警是人民法院的生力军,是审判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全市法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4月1日,随州中院召开机关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暨全市法院青年干警座谈会,青年干警们围绕“汇聚奋进力量、建功支点建设”主题,结合“严格公正司法、做实定分止争”实践,谈理想、话担当、献良策。即日起,开设“汇聚奋进力量、建功支点建设”青年谈专栏,引导青年干警在支点建设中共同奏响青春之音、贡献青春力量!

首图_1.png

张妍,随县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在法院工作的十余年里,历经审监庭、厉山法庭、刑事审判等多个部门,今年2月,她顺利通过考核成为一名员额法官第一次穿上法袍,坐在审判席上敲响法槌,角色的转变让其深刻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庄严与神圣,更深刻体会到了背后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张妍与案件当事人代理律师沟通案情_1.JPG

“司法为民”需在“小案件”中见真章。我们基层法院办理的案件,大多都是些标的小、当事人关系复杂的民生“小案”,但在无讼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这些“小案”却是老百姓心中的大事。我还记得曾经协助办理的一起交通肇事案件,被害人家属来法院咨询提起附民诉讼的流程,询问的太过详细,几乎就是让我在复习整本诉讼法。看着家属的焦虑和担忧,我还是坚持从立案、审判到执行的全部流程、需要提交的材料等方面,事无巨细跟她说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她告诉我,自从她父亲出事,他们一家四处奔波、心力交瘁,因为法律知识欠缺,对附民诉讼不抱希望。但正是我细致、耐心的讲解,让她看到了希望,并且相信我们一定会公正判决。我很庆幸在他们第一次的诉讼经历中,给他们留下了司法为民的好印象。也正是这件事,时刻警醒我,不论我在什么岗位,不论我任什么职务,都要始终坚持“小案不小办”,以大大的司法力量,守护每一个小小的家

专业精进要在“多维度”中求突破。在审判质效的要求和实践需求之下,我们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本领恐慌,专业精进是我们毕生的课题。面对新类型、疑难复杂的案件,我们既要在类案检索中学习观点、夯实法律功底,更要学会用群众的语言释法说理。而通过起草审判白皮书、司法建议、法治宣讲,让我深刻认识到“小案件”背后蕴含的大治理逻辑。

团队协作当以“传帮带”促传承。随县法院一直都有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老法官专业强、经验足,通过这种“师徒相授”传统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向我们刑庭的王法官就是全庭的师傅,他不仅手把手教我们制作裁判文书,还传授我们与不同老百姓打交道的方法。而庭里的书记员前辈则告诉我们笔录速记的秘诀和高效送达的方式,这种司法经验的传承弥足珍贵,能够帮助我们青年干警快速成长。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角色转变,初心不改,来时路的每一步前行,每一个脚印,都汇聚成成长与蜕变的印记。我将保持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坚守为民初心,严格公正司法,努力成为一名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法官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