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都区法院提高审判绩效考评成绩的几点做法

字号:        

时间:2013-08-20     浏览量:1517

  2013年以来,曾都法院在市中院的关心指导下,变压力为动力,认真开展审判管理工作,审判绩效综合考评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高度重视审判管理工作

2012年,曾都法院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集中爆发,加之少数案件信访问题突出,该院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信访问题上,对审判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该院的审判绩效考核拖了全市法院的后腿。为此,曾都法院痛定思痛,开始全面重视审判管理工作。

一是在开年的整训工作中,曾都法院将审判管理工作作为整训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毫不掩饰地公布了该院在审判绩效考核中与兄弟法院的差距,指明问题所在,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教育全体干警知耻而后勇。今年,该院确定对审判管理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为审判管理工作撑腰鼓劲。先后三次召开全院“人人参与审判管理,努力提高绩效考评成绩”专题大会,对审判管理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和安排部署,反复强调审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促使全体干警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审判管理工作,熟悉审判管理的各项指标,为搞好审判管理工作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二是结合中院下发的审判绩效考核指标,曾都法院及时修订了《岗位目标责任状》的各项指标,将指标中的8率1数指标(即立案变更率、一审陪审率、上诉改判、发回重审率、法定期限内立案率、一审程序适用率、当庭裁判率、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调解率、法官人均年结案数)修订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状》考核,让各业务庭明确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加强审判管理队伍的力量。曾都法院今年可以说是在人力上最为困难的一年,各内设机构在人员上都显得捉襟见肘。在一段时间内,相关业务庭不愿意为了加强审判管理工作而削弱业务庭的力量,党组为此犹豫不决。但今年一季度的审判绩效考核结果出来后,该院的成绩仍然不太理想。于是,曾都法院痛下决心,要求相关业务庭必须服从审判管理工作的大局,从审判庭的工作人员中抽调一名精干人员充实到审判管理办公室,专门从事审判管理绩效考评的相关工作,尽力确保每一项审判工作都能准确地反映到绩效考评的数据中。

四是对从事审判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特别的优待。政治上,评先表模、晋级晋职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工作条件上给予优先安排,按纪检部门的规定的标准,该院公务用车配备在数量上很紧张,但坚持给审判管理办公室单独配车,新增办公电脑也是优先配备给审判管理办公室及各业务庭从事本庭审判管理具体操作工作的人员;在学习上,对于非法院系统组织的培训学习活动,基本上是以不批准为原则,但对于审判管理方面的培训学习活动,作为例外给予了批准。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优待,力争使从事审判管理的同志有最优的工作条件,能够安心审判管理工作。

二、争取中院对审判管理工作的指导

曾都法院的审判管理考评成绩不理想,一方面是重视不够,人力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从事审判管理的工作人员对相关考评指标没有完全吃透,操作上存在失误,致使有些指标的考评结果与该院的实际工作情况有出入。为此,曾都法院要求审管办的同志和各业务庭从事审判管理具体操作的同志,在遇到不太明白的问题时要多向中院请示,请中院审管办的领导和同志给予悉心的指导。在程院长的带领下,中院审管办和司行处的领导和同志多次到该院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指导。经过共同努力,曾都法院的一些处于落后状态的指标值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大缩小了与兄弟法院的差距。

三、强化培训,从严督促

曾都法院的审判管理绩效考核成绩不理想,该院经过分析查找原因,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网上操作不到位。为努力实现案件上网信息录入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运行正常化的总体目标,针对曾都法院实际,今年上半年,曾都法院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点措施:一是围绕指标强认识。审判流程信息化管理是法院系统近年来为提高案件质量推行的一项新举措,这项工作涉及到各级法院、各个部门和全体办案人员。然而有少数干警不很理解,特别是曾都法院人员老化、案多人少的矛盾比较突出,总认为只要能把案子办好就行了,网上信息是形式上的东西,没得多少精力去认真搞。因此,对于网上信息填报显得有些敷衍塞责,错漏百出。为此,曾都法院在中院审判管理座谈会后,及时转发了中院关于《进一步强化审判管理》和《关于2013年度全市法院案件质量评估各项指标值和不允许值的规定》,引导干警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做到对各项指标明白有数。二是弄懂指标强理解。最高院制定的《案件质量评估各项计算公式及解释》理论性很强,加之部分业务庭对有关扣除审限情形不很清楚,对此,曾都法院专门摘录了有关《案件质量评估各项指标计算公式及解释》和《扣除审理期限情形(刑事案件10种、民事、行政案件11种)》以《通知》形式下发各业务单位,以便于理解和操作。三是举办培训强业务。针对部分业务单位内勤网上信息填报操作不熟练和信息填报内容不全等问题,年初和3月份,曾都法院先后两次专门召集各业务单位内勤在院六楼视屏会议室进行培训,由司法统计员吴小红和网管员敖长春现场演示辅导,并逐一解答参训人员提出的具体问题。通过培训,各业务单位内勤的案件网上信息填报操作水平及准确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四是定期提醒强督促。在审判流程管理实际运行中,曾都法院在做好结案信息确认的同时,要求信息确认员对各单位的收结案状况了如指掌,并在每月15日至18日向该单位负责人、内勤予以提醒,确保按时正确填报。

四、狠抓审判,提高质效

掌握案件信息填报属于技术层面的工作,而要真正提高审判绩效考评成绩,还是要靠狠抓审判质量和效率。曾都法院一是狠抓审判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促审判质量和效率的真正提高。在审判办公楼的改造中,将全部审判庭都纳入实时监控之中,随时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对于复杂、疑难和当事人反应强烈的案件,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旁听;对于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要求必须全部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进行审理,为此,曾都法院在原有15名人民陪审员的基础上,依法增补了32名人民陪审员,目前,曾都法院正在酝酿再依法增补15名左右的人民陪审员。二是狠抓审判效率,以效率促公正。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针对一些法庭不愿意适用简易程序的问题,曾都法院规定对于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而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按瑕疵案件论处;对于一些承办人对未结案件报结的问题,曾都法院要求必须在报结后一个月内将卷宗归档,不归档的视为未结案,对查证属实的未结报结问题,从重惩处。三是加强信访接待,增进当事人对审判活动的理解。曾都法院今年新增两间实时监控的信访接待室,要求接待当事人一律在接待室进行,在实时监控条件下,可以促使当事人理性反映问题,也可以促使接待人员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激化矛盾。曾都法院还坚持一把手日常接待制度,只要当事人有要求,一把手尽可能予以接待,绝不回避。通过一把手的及时接待,化解了相当一部分当事人的怨气,增进了当事人对审判工作的理解,从而减少了一部分当事人不必要的上诉、上访。今年上半年,曾都法院受理各类诉讼案件3448件,上诉187件,上诉率5.4%,与去年同比下降5.1%(去年上半年受理各类案件2023件,上诉214件,上诉率10.5%)。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