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委一号文件对“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作出部署,强调要“维护农村稳定安宁”。洪山人民法庭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大局、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打造过硬解纷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融入基层治理大局。坚持在党委领导下,通过参与联席会议等形式,及时通报反馈受理的矛盾纠纷及化解情况,共同分析研判,制定应对方案,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积极与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等部门联动,针对复杂纠纷开展联合调解,整合各方资源和专业力量,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进一步丰富法治宣传形式,通过联合举办法律明白人培训、巡回审判等,普及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法律法规,加大防范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宣传力度,提高基层群众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发生。
延伸司法服务触角。立足司法职能,聚焦本地中药材种植、香菇种植、罐头食品生产、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针对产业发展中容易发生的土地纠纷,以案释法引导村“两委”完善合同文本,规范土地流转事项,从源头遏制纠纷发生。针对种植户与收购商间的合同纠纷,严格依法公正裁判,维护交易秩序稳定。针对罐头食品厂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及时提供商标保护、侵权处理等专业指导,帮助企业维护品牌价值。针对旅游纠纷提供就地调解、就地审理的便捷服务,在旅游景点开展巡回审判,及时维护游客权益,引导景区规范经营,为旅游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打造过硬解纷队伍。加强干警业务培训,通过定期组织专题学习、案例研讨等形式,提高干警化解矛盾纠纷、审理复杂案件的能力。深化青年干警培养,落实“传帮带”机制,推动青年干警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在实践锻炼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加强与基层自治组织的联系,常态化开展研讨交流,学习借鉴基层优秀调解经验和工作方法,推动乡土人情与法律法理有机融合。健全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实现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构建专业过硬、协调高效的解纷共同体,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