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县法院根据李静院长在全省法院新闻宣传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在市中院的指导下,将新闻宣传作为“一把手”工程,与审判执行同部署、同落实,始终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着重建立并完善“六项制度”,不断推进阳光司法,努力塑造了人民法院为人民的良好形象。建院以来,该院干警共完成发表各类调研宣传文章450篇,其中有10篇被中央级媒体采用,91篇被省级媒体采用,349篇文章被市级媒体采用,2012年全省法院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上,该院得分居全省基层法院第五、全市法院第一;在历次市中院信息工作通报中都名列前茅,为唱响法院主旋律,展示法官新形象,提升司法公信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建立领导负责制,使命意识不断增强。该院党组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确立了院长、分管领导、宣传职能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及宣传骨干各尽其责的司法宣传工作机制,院长李海运同志以身作则,牵头参与高院重点调研课题研究,在如何选题破题上为干警支招,经常为干警字斟句酌地修改文稿;程华、马玉树等院领导亲自写稿,还注重发现和培养骨干,形成团队力量,以会代训,确定重点课题分解任务,组织交流,督促落实,形成了上行下效的格局。各庭、科、室中层干部注重宣传,善于从个案中寻找共性,收集资料,提供给本庭宣传骨干,激励全员在工作之余勤思考、肯钻研、多动笔,勤学苦练,不问收获,以多取胜,形成了点面结合的信息宣传格局。
二是建立全员参与制,宣传队伍不断壮大。该院新招录年轻干警较多,理论水平较高,但由于实践经验不足,个人审判任务较重,离宣传要求还有差距。对此,该院主张质量并举,由量变引发质变,要求所有正式干警每人每年完成2篇的宣传任务,由办公室负责集中整理,把好质量关,并注重从审判一线岗位挖掘笔杆子作重点培养,由办公室定期筛选主题,组织宣传骨干开展专题讨论,交流写作经验,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创新。该院针对年轻干警创建qq交流群,共享写作心得,并通过内网在全院传阅优秀理论文章,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宣传态势。
三是建立实践检验制,成果转化不断加强。该院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真知的原则,树立务实的文风,文章不以是否发表为唯一的价值判断标准,鼓励干警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从事宣传工作,善于在宣传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今年以来,该院被中院采用的5篇信息均是从实务角度加以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见解;在撰写调研文章中,该院鼓励干警以基层法院为视角,理论结合实际加以分析,实现了宣传工作目的和效果的统一。
四是建立宣传奖惩制,参与热情不断提高。该院制定相应的宣传奖惩制度,要求各庭科室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政治处对各庭科室每月宣传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和通报,将宣传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该庭科室评先评优的参考依据,并于每年度评选3名优秀宣传个人,发放奖励资金,在晋级晋职时优先考虑有突出宣传成果的先进个人。政治处每月底对当月上稿采用情况进行统计,按制度对撰稿人进行奖励。去年该院共发放宣传奖金万余元,今年已发放宣传奖金7千余元,掀起了人人参与的工作热潮。
五是建立典型引领制,工作作风不断转变。该院以建设“司法公开示范法院”为契机,在宣传工作中注重突出重点,着力宣传公正司法、司法为民中心工作,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建院以来,该院执行工作中有3件被作为典型以高院信息发表,民事审判中有2起典型经验做法在《人民法院报》上发表。除此之外,该院十分重视先进个人的宣传工作,通过先进事迹演讲和媒体宣传等形式,颂扬了一批优秀法官,有些典型获得了最高院和省级表彰,也得到了身边同事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墙内墙外一样红。在典型模范的引领和感召下,干警们的工作态度更加务实,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各项审判执行工作正逐步赢得人民群众的更大信赖,党委政府更加倚重。
六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宣传形式不断丰富。该院坚持宣传工作与审判执行并重,在基建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情形下,开设法院知网账号,为干警撰写调研文章提供免费资料;并花费专项资金用于网络维护和舆论平台建设,在各庭科室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员,参与与媒体和群众的司法互动,在各庭科室设置一名宣传人员,为其配备电脑等设施,并定期邀请记者、专家为宣传工作开展摄影和写作培训。该院鼓励干警通过电台广播、电视新闻、报纸、网站、微博等形式弘扬法院文化,注重对官方微博和官网网站的管理,时刻留意与群众互动,妥善处理与媒体关系,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